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二道区探索实践“四化”服务模式念好服务群众“三字经”

发布时间: 2017-03-17
来源:先锋网
字体显示【
打印
分享

二道区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实践社区服务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专业化四种模式,念好服务群众“三字经”。

一是服务网格化,群众需求“记心间”。细划网格,精准覆盖。全区划分426个社区网格,配备网格员445名。对网格员实行区、街、社三级联动管理制度,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具体负责管理,监督、协调网格员巡查走访、上报事件,实现“管理形成网、责任落到格、服务精细化”。完善制度,常态走访。采取“常态化”入户走访,建立社区突发事件必到、网格居民困难病重必到及高龄独居老人每日必访、低保残疾家庭每周必访等“五必到、五必访”机制。规定网格员必须每天走街入户,记录“民情日记”,收集民情民意。居民人数1万以上的社区,网格员平均每周要巡查片区10余次,走访特定人群15次,记录、上报各类网格事件20余项。组建支部,覆盖到人。依托社区网格组建320个网格党支部,逐步构建起“社区党组织+网格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基层党组织向居民小区、党员个体的延伸覆盖。

二是服务信息化,群众办事“少跑腿”。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按照“互联网+社区服务”理念,在全省率先实施“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实现“一门式、一张网”全面铺开,推动服务实现从政务向民务覆盖,服务手段从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落实“群众办事、信息跑腿”,329项自然人和156项法人审批事项实现一口受理、一窗办理。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党员、群众交流QQ群、微信群290多个,覆盖党员2120人,参与群众4639人。依托这些信息交互平台,加强社区与党员、党员与群众沟通交流,网上发布教育、服务、活动信息,做精做细线上服务。完善网上服务方式。所有社区面向办事群众开放免费WiFi,创建各类微信公众平台20余个,细化设置党务、政务服务分类,采取网上公布办事程序、办事资料、进行服务预约等方式,开展便利服务。

三是服务精细化,社区群众“多受益”。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要求,41个社区普遍建立了社区民事代理代办、错时延时服务、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制度,并广泛开展“五式”精细化服务。党员教育培训“联动式”服务。充分利用“二道信仰讲堂”体系,依托分布全区的“五馆一街区”红色教育基地的联动服务,年均培训党员近9000人次;便民利民“小微式”服务。从群众生产生活细微处着手,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各社区分别创建少儿“微课堂”、实训“微工厂”、老年人“微餐桌”、社区“微党课”、流动“微律所”等载体30余个,提升服务针对性、实效性。居家养老“定制式”服务。以社区为依托,在全区推广“幸福里”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老人“点单”、政府“买单”、专业机构服务的方式,为全区1.2万余名老人提供养老“私人定制”;就业创业“套餐式”服务。挖掘社区促进就业创业能力,创新“三解一圈”、“创就业直通车”等做法,打造创业就业服务基地19个,每年“套餐式”发布各类就业信息1万余条,技术培训120余场(次)。弃管小区“准物业式”服务。全面推进老旧散小区整治,结合社区居民自治,探索了老旧散小区治理市场化运作、企业后勤过渡、社区代管运作、居民自治运作“四种模式”。2016年整改老旧散小区30个,惠及群众2.8万户。

四是服务专业化,党员群众“真满意”。推动社区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服务能力。以发放补贴等方式,鼓励社区工作者考取专业学历、社会工作师。目前,全区有初级社工师42名、中级社工师18名。推动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在东站街道十委社区试点实施了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服务模式,引进27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先后承接中央财政支持的“情牵夕阳社工行”、“爱让阳光更明媚”及省市区各类社区(社工)服务示范项目11个,开展专业社工活动590余场,服务1.3万余人次。坚持服务结果组织和群众“联评”。每年投入1200万元作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社区开展10大类40余项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出台专门的经费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进行全流程指导和监督,对服务效果坚持组织评定、群众评价,努力实现社区服务让党员群众真正满意。(二道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