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记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烧锅岭村支部书记宋晓飞

发布时间: 2020-05-12
来源:先锋网
字体显示【
打印
分享

宋晓飞,男,1972年9月出生。2015年9月,他放弃在外地发展机会回到家乡挑起了合隆镇唯一一个省级贫困村-烧锅岭村的党支部书记,是一名典型的“实干”型村支书。自2016年起,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既当脱贫攻坚战的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企业投资人的睿智、胆识和非同寻常的耐心,与包保单位、全体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把烧锅岭村从省级贫困村转变为如今的美丽宜居村,实现了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

强堡垒、夯基石,甘做扶贫的实践者

2016年以前,烧锅岭村受村两委班子涣散以及人员频繁交替、外债累累等诸多因素影响,一直是合隆镇的落后村,最后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当时,在北京创业已经颇有起色的宋晓飞,毅然决定把企业交给家人管理,带着全村人的期望和自己心底里的那份执着回到了家乡,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这副担子。

从组建班子开始,他针对烧锅岭村现有的痛点找原因,发现根源主要集中在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没有号召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结合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十九大精神,大力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三会一课”制度和组织生活会。正是因为党的建设力度大幅度提升,在党员干部的支持下,流转了约13公顷土地,东侧先后建成了45栋大棚、5栋温室,总面积44392平方米;西侧栽植了各类苗木,总面积达到6公顷,村集体经济终于不再是“负增长”。同时,配合包保帮扶单位长春市建委,与第一书记探索了“支部联建”模式,班子一起带、事业一起干,全村扶贫攻坚战措施具体、成效显著,经过上级部门核实核查,烧锅岭村的脱贫项目好、数据翔实、有根有据;在2017年烧锅岭村率先在农安县摘掉了“穷帽”,并一举成为全县40个贫困村的“样板”被推广学习。

在党员和45个贫困户家中,多次留下他奔波着的身影,他的唯一爱好就是“唠家常”,因为他一直在寻找烧锅岭村治穷的思路,尽快拔掉穷根,早日奔上小康之路。经过梳理,针对造血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他积极运作与合隆镇知名企业荣发集团结成党建联结团体,由企业党员、村党员和市建委党员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形成了“3+1”党建帮扶模式,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动力帮助贫困户增收,采取由“村流转+代耕”“用工+分红”的方式,种植经济作物,有效提高了家庭收入。

深谋划、定方向,甘做扶贫的推动者

在脱贫过程中,他从现实出发,站在烧锅岭村产业发展来谋划未来。在市建委、合隆镇的支持下,全面完善了村屯规划,重点突出示范引导,注重可复制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把落脚点放在了群众满意上。稳步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站在服务大局上,把3条道路建设作为烧锅岭村对外辐射的枢纽工程;推进苗木基地建设,与市园林局合作,积极引导转移剩余劳动力到一、二、三产业中实现就业。同时与“第一书记”联手,重点抓好双联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各项重点工作,各项事业有序推进。

烧锅岭村在多方力量融聚下,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路。针对发展棚膜经济、肉牛养殖两个项目作为初期发展的特色产业,他率领班子成员和包保领导到长春等地了解新兴种养殖技术,培育村上致富能手,为全村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他以企业家的站位,把人才和技术作为助推扶贫项目产业发展的双驱,先后请进3名技术型人才,起到了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抓经济、求共赢,甘做扶贫的引领者

今日的烧锅岭村,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老百姓的精气神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2015年建成20栋大棚约12000平方米基础上,协调市建委,在2016年投入70万元建成9栋大棚约11000平方米;市建委又协调社会资金240万元建成5栋温室约4000平方米、5栋大棚约6000平方米;2018年利用农业局扶贫资金在棚区西侧新建了11栋阳光大棚约11000平方米。大棚建造初具规模和形象,全村人的干劲高涨起来,纷纷在产业基地周边发展棚膜经济,产业扶贫项目形成了有效的带动和拉动效应。2016年4月,利用大棚开始种植葡萄和香瓜各0.9公顷,考虑到葡萄三年后才有收益,他根据考察学到的种植新技术,利用葡萄苗空隙间种植起香瓜来,让空间不浪费,资源不流失。2016年销售额便达到10余万元,第二年,他便开始决定单独种植9栋大棚共1.1公顷的香瓜,销售额提升到24余万元。2016年初在棚区西侧空地栽植6公顷苗木,栽有金叶榆、垂柳等绿化树,2017年末卖出,毛利润105万元。2016年为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2017年为贫困户每人分红1800元,2018年为贫困户每人分红2000元,党组织堡垒作用时刻体现,党员风采在无声中升华。

同时,在2016年11月末,根据发展需要,利用农安县扶贫资金70万元购买了35头繁育母牛和10头育肥牛,整个采购、饲养、管理以及保障,他把这个养殖场当作自己的企业去经营。在2017年底数量已发展到79头,但由于存栏数量增加,圈舍面积受限、圈舍拥挤等原因,中途只好出售了12头小牛,直接经济收入了8.8万元,并全部再投入到生产。目前,现存栏数量达到97头。2017年,为保障养殖场产出大效益,争取到了县级投入200万元,协调市建委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新牛舍建设。建成后的新牛舍,设计合理、繁育一体,在2019年不断扩大规模,使烧锅岭村产业扶贫项目更具实力和发展保障。

2018年1月,他经过深思熟虑,在烧锅岭村成立了第一家众赢农业有限公司,积极吸收全体贫困户入股,主要经营项目有特色香瓜、有机蔬菜、葡萄等经济作物。烧锅岭村发展了几年的棚膜经济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他决定利用一部分收益及帮扶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运用多年的经商经验,让村上的棚膜经济走上了公司化运营的道路,使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更具规模化和规范化。

惠民生、重发展,甘做扶贫的奉献者

“什么是民生,就是百姓的衣食住行,最普通的群众生活质量才是检验村书记政绩的量尺。”,这是宋晓飞在脱贫攻坚上的“口头禅”。

在2016到2019这三年里,烧锅岭村的民生事业出现了大跨越、大发展。先后协调中庆建设集团投入资金70余万元,高水平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并且协调长春新区等相关单位升级了文化广场;2018年为解决村西南部群众休闲锻炼问题,村里协调市建委维管中心投资67万余元,在村西南部空地建设新的文化休闲广场,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并于11月竣工投入使用;协调县交通局投入资金270余万元修建4.8公里水泥路,实现了7个自然屯水泥路屯屯通;协调省住建厅投入120万元,对105户进行农村厕所改造;协调市财政资金6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25盏;协调市环卫局提供垃圾清运车一台,用于整理村屯卫生;2017年春季流转16公顷土地,改变种植结构,种植高粱,村集体收入20.7万元;秋季出售杨树苗34万棵,村集体收入约102万元。2018年在16公顷土地种植大豆,村集体收入25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0万元。如今的烧锅岭村,茶余饭后、信步闲谈,百姓的业余生活是到文化广场转一转、走一走、聊一聊,伴着余晖,享受扶贫攻坚的胜利喜悦。

最为可喜的是,烧锅岭村的华丽转身,也吸引了社会资本的进入,依靠伊通河的区位优势、脱贫项目的产业优势以及党支部班子团结干事的政治优势,长春市城投公司正在规划联合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把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打造成为新时代的具体东北地域特色的新农村。

宋晓飞,一名成长在基层的村书记,一名扶贫攻坚战的勇士,一名新时代心系扶贫事业的带头人,以他勤政为民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倾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正带领着全体村民向更加完美的明天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