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担当实干党旗红——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春组织工作述评

发布时间: 2018-08-09
来源:先锋网
字体显示【
打印
分享

本报记者 徐 微 本报通讯员 长组研

策马扬鞭齐奋蹄,党旗猎猎气象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春组织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的组织路线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跟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步伐,服务大局、聚焦主业,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为新时代长春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住根本 筑牢基础

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切实担起管党治党重要职责,聚力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筑牢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把讲政治这一根本要求贯穿组织工作始终。组织部门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关,全面落实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为经济社会发展集聚优秀人才。全面彻底肃清孙政才、苏荣、王珉流毒。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抓好“大学习、大教育、大培训”,紧紧聚焦“学懂、弄通、做实”要求,构建党校培训、集中轮训、研修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五位一体”培训格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条例》《准则》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5次集中轮训,培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近29000人次,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坚决维护核心、推动振兴发展的思想基础。

——把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作为党内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连续4年开展领导干部党性教育课题研究,打造课堂讲授、实践体验、党性分析“三位一体”模式党性教育品牌,先后举办党校主体班58期,实现党校主体班次全覆盖。创新开展“做表率、当先锋”行动,全面推行社区工作日、一线工作日和双岗双责“三项制度”,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现场办公1.2万余次,解决问题1.7万多个,在职党员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3.2万多人次,党员干部先锋行动遍布整座城市,有力助推了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重要事项有效落实。

——把树典型、学先进作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的力量源泉。将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要内容,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深入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争做黄大年式共产党员”活动。今年5月23日,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向郑德荣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迅速掀起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热潮。举办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主流媒体上刊发“向郑德荣同志学习”专版、专栏,深入学习宣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信仰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不断激励自己、淬炼坚强党性。

树立导向 选贤任能

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切实担起为党的事业选好干部用好干部的职责使命,紧紧围绕“打先锋、站排头”,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中心大局,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宏观管理监督,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干部保证。

——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旗帜鲜明地树立“五个注重、五个大胆起用”的用人导向,大胆起用胸襟宽、眼界宽、思路宽的开拓者,树立注重学识的导向;大胆起用懂得经济、熟悉市场、善于经营的创业者,树立注重发展的导向;大胆起用顺时应势、敢闯敢试、开拓进取的领头雁,树立注重创新的导向;大胆起用埋头苦干、身体力行、励精图治的实干家,树立注重实绩的导向;大胆起用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的明白人,树立注重勤廉的导向。圆满完成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通过调整,县(市)区党政班子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干部占新提拔干部71%,班子综合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积极营造“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氛围,激励广大干部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干事创业。健全考核体制机制,先后研究制定“一个工作方案”、“三个具体办法”以及《长春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等。创新考核方式,实行季度跟踪考核和通报约谈制度,分季度动态掌握班子运行状态和干部业绩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和“下”的重要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意见精神,2018年6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细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举措办法,进一步凝聚推动长春振兴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拓展优化干部培养路径。2008年以来,启动实施“基层党政综合类选调生工程”,面向省内名优高校和外埠高校中的吉林籍优秀毕业生,招录基层选调生631名。2012年,实施“紧缺专业技术选调生双百工程”,面向清华、北大等全国“双一流”高校,招录紧缺专业选调生247名,持续不断为事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实施党校培训一批、抽调挂职一批、下派锻炼一批、参与中心一批、名校培训一批、赴外调研一批“六个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工程。坚持“四个聚焦”,围绕东北振兴、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发展环境等,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举办政府投融资、医药健康产业、全域旅游、城市精细化管理、交通拥堵治理等近50期专题培训班次,领导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得到显著提升。先后选派134名优秀年轻干部人才援疆援藏,抽调86名赴天津、杭州、白城等地进行挂职锻炼,下派500名参与扶贫攻坚、重大项目、信访维稳等工作,有效磨练了干部意志品质,提高了综合实战能力。及时将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近年来从45周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中累计提拔使用186名,使年轻干部的热情和能力在其最佳时段得到充分施展,为长春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管理监督。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不断创新从严治吏的机制办法,有效落实了提醒函询诫勉管理制度、“三访十查”规定、干部预审制度、个报查核前置把关、“双向谈话”等一批干部管理监督的制度规范和管用举措,切实开展了“三超两乱”、“裸官”清查、违规兼职、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等专项整治,实施了全市选人用人全覆盖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干部选用工作,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把干部真正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进一步优化了风清气正选人用人的良好环境。

打造亮点 树立品牌

基层党建实现全面跃升

基础牢政权稳,基层治天下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抓基层、强基础,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各级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强基固本,分领域、分类别施策,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化升级,着力打造与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党建品牌。

——在农村,深入落实“一个责任、四件实事”,制定“一个实施意见、六个具体办法”。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对全市1692个村部进行了改扩建;开展农村党建星级评定,狠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村书记“千人提升”计划、村级后备人才“梯次升级培养工程”,进一步筑牢村级战斗堡垒。全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施两轮“双包双转化”工程,向贫困村高标准选派146名第一书记,精心组织实施“第一书记代言”活动,推动党建扶贫、宣传扶贫、新闻媒体扶贫、电商扶贫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群众收入。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行村级集体经济“六种模式”,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100%,10万元以上村达到78%,村党组织服务群众实力明显增强。

——在城市,不断压实基层党建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开展述职评议考核;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完善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架构;实行街道社区大党(工)委制,推行街道“1+3”、社区“1+2”工作模式;探索推进区域党建联盟,整合辖区各类党组织共驻共建、共治共享。推动行政执法、环卫和水电热气公共服务力量下沉到街道社区,赋予街道党工委“五项权力”,街道社区统筹能力明显增强。探索引领基层治理有效方式,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区直相关部门、街道力量进社区和网格,配强“一长五员”,开展巡查巡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社区。全市2995个“网格党支部”累计调解居民纠纷、信访维稳问题17600余起,排查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7200余个。打造“精品示范社区”120个,培养选树以全国“时代楷模”吴亚琴为代表的党建特色服务品牌92个,先后有21个省区市300多个考察团来我市学习考察,城市基层党建领跑全省,有的做法走在全国前列。

——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健全县(市)区非公党工委、开发区企业党委,推动8个部门组建行业党委,出台非公党建22条一个主体性文件、10余个辅助性文件和一批部门文件,形成“1+N+x”制度支撑体系。全市建成4个城区党建指导服务中心、21个省级以上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商圈、楼宇等区域性党群活动分中心33个。“三项经费、一项津贴”列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非公党建经费进一步得到保障。面向社会招聘专职大学生党建指导员200余名,非公党建工作力量得到壮大。开展“助力工程”,实施“领航、双亮、帮扶、精品”四项行动,举办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设立各类党员示范岗4200余个,720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组织第一书记,全市打造朝阳区双创基地、南关区重庆路东商圈、绿园区“八戒吉林”总部园区等非公党建示范点近30个。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5%、92.8%。统筹实施国有企业“五强一创”、机关党建“两锋(风)行动”等载体品牌,各领域基层党建形成整体提升、全面加强的工作格局。

创新机制 优化环境

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扣振兴发展大局,持续推动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政策创新、载体创新、服务创新,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力度,着力打造适合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五年来,集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11万余人,其中,两院院士56人(含双聘院士3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3人、“万人计划”专家80人,为长春振兴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围绕中心抓顶层设计。围绕贯彻落实省委“三个五”“三大板块”发展战略,聚焦全市战略性布局、战略性项目、战略性技术,特别是打造六个“千亿级产业”的需要,先后制定下发《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人才计划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青年科技英才开发培养“双千计划”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把人才规划与经济社会规划同步研究,人才项目与产业项目同步实施。

——围绕引才抓政策创新。研究起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5年计划(2018-2022)》,出台人才新政20条,实施招才引智“万人计划”,统筹推进专业技术选调生“引进工程”、党政综合选调生基层“储备工程”、事业单位人才“采兰工程”、企业人才“智造工程”、海外人才“海聚工程”,计划利用5年时间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引进1万名本科以上人才。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以更灵活、更开放、更人性化的方式,吸引更多大才、专才为长春振兴发展助力献策。

——围绕服务抓环境优化。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市本级设立5000万元、县(市)区和开发区累计设立了10多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健全专家决策咨询机制,聘请“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省市级优秀专家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畅通专家建言献策渠道。依托院士专家联合会、市专家协会、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进一步探索“三级服务平台”,完善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全方位构建周到细致、完善配套、人文关爱的服务平台,厚植人才服务综合生态环境。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组织部门坚决贯彻“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着力打造模范部门过硬队伍。弘扬“忠、公、严、和”组工文化,严格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打造组织部门好作风。实施处室业绩督查制度,推动组织部门担当作为。建设“书香组工”,加强组工干部培训,提升组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开展系列人文关爱活动,营造“组织想干部、干部想工作”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春组织工作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得到各级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一些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做表率、当先锋”行动、季度跟踪考核等做法在中组部《组工通讯》《组工信息》《党建研究》上刊发。先后高质量承办了全国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新时代e支部”党建高峰论坛等重要会事和重大活动。承担的中组部重点课题连年获得奖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对全市组织工作进行宣传报道,长春组工经验在全国全省产生积极影响。

不忘初心铸党魂,牢记使命开新篇。长春组织工作将不忘初心、不负时代,信心满满、昂首向前,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大踏步迈上新征程,高质量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