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长春:人才产业化 智慧最大化

发布时间: 2018-12-05
来源:先锋网
字体显示【
打印
分享

图片

在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的吉林省纺织工业技师学院内,培训教师董艳丽(右)向学员传授缝制技艺。 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人才引领战略是吉林长春市经济发展动力之一。长春市不断深化人才强市战略,政策惠才、平台聚才、产业引才、金融助才、开放纳才、服务留才,“人才磁极”效应日益显现,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

近两年来,企业家纷纷来到吉林长春市“筑巢”,显示出这里与众不同的“人才磁极”。长春市也通过人才战略,连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实现8%的增长,GDP实现6530亿元,量级突破6000亿元大关,2018年上半年GDP实现2973亿元,继续保持了7.4%的增长势头,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以产业化确保“聚才”

长春市把引才、用才作为人才配置集约化、产业化的系统工程。他们认为,以产业化确保人才引进,是可持续之道,是智慧最大化之路。

在长春净月区,由长春市政府直属企业长发人力资源公司运营的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是人才产业化的缩影。这里聚集了840户人才企业,入园人力资源企业享受免5年租金,有配套的工作和生活场所。

在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112室,长春锐仕方达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他们落户长春做猎头公司的过程,“市场空间大,发挥余地多,胸怀大,无限制”。

在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801室的长春龙天华尔公司是一家为本地高校服务的人才公司,服务外包加调查、培训。总经理巩汉春说,他在园区找到了合作方中智咨询公司,形成测评—咨询—猎头产业链,目前与吉林省教育厅合作,已为18所高校5万名大学生做了就业准备度测评报告,为大学生理性选择职业提供参考。

长春才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贺同介绍说,他们入园后引进了2个团队,培养了5000人做各企业的人事工作。人才产业带来的不仅是单个人才,而是人才队伍建设。

同样,在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318平方米的智能大厅,放置了400多台智能设备,求职者可在各种屏幕和电脑上查阅入园招聘单位信息,求职者的竞争情况,在网上填报求职者信息,同时,对入园求职者还有跟踪反馈服务。

长春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宋堃说,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人才企业,自然形成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测评等分工,把医保、社保等引进整合,节省了求职者的时间和各职能部门的人力成本,起到了聚才作用。

下好人才“先手棋”

长春市委多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提出,大力改革,有效破除影响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放开视野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学以致用培育人才,全面形成“拴心留人”的制度环境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长春市制定了《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人才计划实施意见》等,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统筹。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制定《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集中推出“人才新政20条”。出台《关于支持院士长春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大力引进和鼓励院士及其团队在长春投资创业。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人才工作投入,重大人才项目一事一议,财政予以专门支持,2018年仅落实人才新政,市本级就列支了2.5亿元专项。

优化平台助人才,长春市做到“人有我优”。加强对人才创办的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服务,长春共资助企业18家,发放奖励资金1050万元。开放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检验检测平台,对高层次人才所在企业需要提供检验检测、专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科技服务的,通过发放“创新券”予以支持,目前已发放“创新券”2312万元,160多家企业从中受益。大力扶持国家级、省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中心,对长光宇航等17家单位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长春华创会渥太华工作站”与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分院等高校建立“海外校友会协作联盟”,依托长春新区“侨梦苑”“海外学人创业园”、长春市妇联“归国女性人才协会”等平台集聚海外人才。长春新区海外学人创业园集聚了303位高层次海外人才,整个新区留学归国人才达到2000人。长春市被评为2016年中国城市引才十强,是“外国人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之一。

发挥“人才磁极”作用

长春培养引进人才,参与人才竞争,注重扬长避短,错位竞争。长春把人才引向长春具有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

长春拥有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以及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轨道客车和光电信息等产业。在人才培养引进上,长春充分发挥汽车制造、轨道客车、现代装备、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人才磁极”作用,目前重点产业集聚人才达36万人,其中领军人物1200人。

探索柔性引进、项目合作方式,吸引支持院士来长春创业。去年底,长春市开展“院士专家长春行”活动,对90多家企业给予技术指导,攻克难题76项,为企业增加利润3亿多元,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今年8月份,长春市出台《关于支持院士长春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长春新区、长春经开区“院士创业园”揭牌。中国工程院贲德、姜会林院士和邓中翰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刘嘉麟、王立军院士和张洪杰院士团队分别与长春新区、长春经开区签署创业项目。

启动实施招才引智“万人计划”,专业技术选调生“引进工程”、党政综合选调生基层“储备工程”、事业单位人才“采兰工程”、企业人才“智造工程”、海外人才“海聚工程”五大聚才工程实施第一年,就从北大、清华、同济、浙大等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选调生97人,面向优秀应届毕业生招录党政综合选调生114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149人,全市企业招录“双一流”以上本科毕业生1814人。举办创业就业博览会,拿出1.2万个企业岗位招贤纳士,现场签约率达到65%。2017年有6.3万大学生选择在长春创业就业。赴北上广深开展“吉人回乡”“凤还巢”高端人才招聘活动,7月底首站北京招聘,57家企业提供近500个月薪万元以上的高端职位,收获307人人才大单。2018年启动“长春市促进高校毕业生留长创业就业服务工程”,力争实现10万大学生留长春的目标。

创新机制留人才。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规定科研人员职务发明转化所获得的净收益,以不低于70%的比例奖励给领军人才及团队。

根据国内权威机构“智联招聘”发布的人才流动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长春市人才流入竞争指数在全国各城市中位列第14名。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15.7万人,各类高端人才11.5万人。其中,两院院士55人(含双聘院士3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3人,“万人计划”专家80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