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正值当打之年!对于长春工业大学数学统计学院师资型博士后赵航来说,最渴望的莫过于在令人艳羡的年华,为建设家乡长春出一份力。“我老家在农村,原来都是租房住,能搬进全新改造后的公寓,不收房租,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全力前行。”赵航的话,道出了许多留长奋斗的高层次人才的集体心声。
喜逢收获季——10月26日,在全国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吉林省代表团取得4金8银10铜、位居全国第4名的优异成绩;10月30日,修葺一新的吉林省博士后公寓正式启用,数十位高层次人才欣喜地领到了“新家钥匙”……城市引力、产业引力、平台引力、政策引力,多方同步发力,使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在这片沃土上竞相奔涌。
让暖心服务入人才“心坎”
“目前,两处省博士后公寓分别位于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院内(磐石路345号)和卫星广场北侧300米(人民大街7988号),共计132套住房。”吉林省留学回国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主任谢东来介绍,省博士后公寓维修改造工程现已全面完成,加装了室外电梯,按照拎包入住标准,生活设施配备齐全。
改造后的公寓究竟有多好,入住人才最有发言权。10月31日,正巧赶上赵航在公寓备课。走进他的公寓,虽说是老户型,但客厅、餐厅一体,书房、卧室、卫生间、厨房齐备的格局,对于独自居住的他来说仍很舒适惬意。“早上坐公交车上班,晚上下班大概得9点钟以后了,一般会打车,挺方便的,公寓的各项服务也让我感到很暖心。”赵航说,他的整个求学经历都是在长春度过的,硕士研究生时学习轨道客车通信网络,博士时期钻研白车身点焊机器人轨迹规划,博士后继续专攻焊装生产线的大数据分析……如今,作为一名师资型博士后,他在长春工业大学一边承担教学任务,一边开展科研工作,忙得格外充实,干劲十足。“‘家’一般的温暖,让我更安心、更顺心、更舒心。“赵航说。
为人才内心“加温”的,正是我省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保障水平的积极尝试——去年,省政府投资近2000万元对公寓进行升级改造,改造面积达1.1万平方米,可为132名在站博士后提供免费住宿服务。
构建博士后优质“生态圈”
“你看,这屋里的床、衣柜、书柜、沙发、电视、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空调,应有尽有,我给爱人发去照片,他都动心了,说过几个月回国后,也要扎根长春。到时我们就能在这个小家团圆了!”说这话时,长春工业大学统计学流动站博士后刘蓉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神情。今年31岁的刘蓉,老家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去年,从吉林大学数学学院毕业后,她受到长春工业大学引才政策的召唤,做出留长决定。“吉林省和长春市的人才政策都特别有诚意,对我们在人才认定、科研项目资助、职称评聘、留吉待遇等方面都将给予扶持,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刘蓉说,对于想谋求远大发展的年轻人来说,吉林长春是一座“机遇之城”。
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键靠人才。像赵航、刘蓉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和“第一资源”,被吉林省、长春市以“真金白银”的诚意吸引。省里先后出台“人才政策18条”和2.0版、3.0版以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现已提供人才分类评定、安家补贴、子女就学安置、吉享卡就医出行等全方位人才服务逾3万人次。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也先后发布“长春人才政策升级版”、《长春市关于高校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暂行办法》等,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有效提升了人才的获得感。
据悉,目前已经办理完省博士后公寓入住手续的博士后共计69人,涵盖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长春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2家设站单位,入住率超过52%,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入住100户左右。
打造高层次人才“生力军”
“和两年前的第一届大赛相比,吉林代表团实现了飞跃,参赛选手在比赛中释放创新潜力与创业活力,展示了我们博士后的技术水平和风采。”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首批博士后设站省份,我省在着力培养打造高层次人才“预备团”“生力军”的实践中,不断释放出人才“红利”——目前已累计投入科研项目择优资助资金5800余万元,惠及500余项博士后科研项目。我省博士后获得国家和省级资助人数由最初的每年20余人,增加到今年的近200人,取得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在一汽集团、长光卫星、省农科院等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延揽一大批“高、精、尖、缺”青年人才,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的博士后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出一大批创新成果。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6723人,期满出站博士后3579人,近2500人留在省内工作,绝大多数成长为单位的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随着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好戏”持续上演,高层次人才正在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