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曙光7号”串起街路党建联盟——长春市南关区曙光街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案例

发布时间: 2019-01-02
来源:先锋网
字体显示【
打印
分享

一、背景起因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座谈会提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长春市南关区曙光街道全面推行“1+3”大党工委工作模式,突出“互联互通、开放融合、共治共建、共享共生”理念,加强党建工作整体设计,创建“曙光7号”区域化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固定将每月7号作为全街党建主题活动日,召开联席会制定主题,由街路党建联盟约定发起集团式服务,动员驻街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广泛参与,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把党的主张寓于特色服务载体之中,将区域化党建工作具体化有形化,把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地位凸显出来,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区域核心领导力组织力,不断增强党建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力影响力。

242.jpg

二、主要做法

1.突出组织性,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曙光7号”载体活动,组织动员、支持服务、凝聚骨干,把驻街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小个专”商户和党员群众团结在街道党工委周围。一是成立平阳商圈创业者联盟,让“散户”有组织有依靠。针对平阳商圈个体门店小、商户密集的实际,街道协调工商联、民政局等9个部门成立平阳商圈创业者联盟,同步成立党支部,将180余个“小个专”商户联合起来,联盟党支部引领成员单位培育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边角末梢、各个角落。二是成立“六街六路”街路党建联盟,破除壁垒整合条块化党建资源。立足“六街六路”地域特点,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利益相关的原则,采取街路联建、片区共建、龙头企业带建“三建合一”的方式,建立12个街路党建联盟,让驻街单位发挥出先锋带头作用,补足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力量薄弱不足。三是构建“根干枝脉”四级服务体系,激发共建共享共治活力。发挥街道党工委核心作用,凝聚区域力量;定期召开全街党建联席会,执行轮值主席制度,让驻街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掌握发言权;完善社区党委的服务机制和功能,规范网格党支部日常管理;打造8处开放式党组织生活阵地,引导党员就近参加组织活动。

242.jpg

2.突出开放性,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创新“曙光7号”活动形式,面向辖区街路所有驻街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放,以“非权力影响力”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到共治共建中来。一是丰富内容,分类设计活动菜单,让大家想参与。面向东北电力设计院等中省直单位,开展“时间胶囊——与未来对话”“邻里联谊会”等活动;面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街路推介、“诚信先锋”活动;面向居民党员开展“大院艺术节”“徒步享健康”等活动,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和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主动性。二是灵活施策,多种方式同步进行,让大家能参与。将活动场地分为固定、临时、室内、室外多个地点,组织“小个专”商户集聚平阳商场门前义卖;组织文艺团队在小剧场演出;红色影院、参观学习、运动徒步等多种活动同步进行,满足党组织和党员多重需要、多项选择。三是扩大宣传,促进互联互动,让大家都参与。在平阳商场门前、衣世界商场门前设置义卖场地,引导商户创品牌树形象,扩大参与范围;运行“四项清单”,送服务进部队、进企业、进单位,扩大参与主体;成立40个居民自治委员会,制定区域自治公约,举办绿色晚会,倡导居民认领绿地,扩大参与半径。

242.jpg

3.突出互利性,强化服务引领作用。“曙光7号”载体活动,为居民提供30余项敞开式无偿或低偿服务,拉动商气人气地气聚集,使非公企业获业绩、群众享实惠、党组织得威望。一是打造诚信商圈,带动经济发展。依托“党员亮身份、诚信先锋号”“文明诚信评比台”等活动,将至善尚街打造成“诚信至善”精品街路,规范商户经营行为、营造诚信、安全、健康的经营理念,让“小个专”商户抱团取暖、组团发展。二是拓展服务内涵,力争群众满意。商家打折、医务义诊、爱心理发、法律咨询、政策解读、文艺汇演等16类服务项目同时向居民群众开放,同时吸纳培训学校、艺术课堂等民办非企业,将服务项目由生活基础向教育培训、创意文娱延伸。针对老城区老旧散弃小区物业管理难问题,成立“红心物业”,建立“一中心两站一小组”,设立24小时服务电话,实施扁平化闭合式服务流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4大类28项服务。三是注重党建实效,提升服务水平。将服务居民群众、服务商圈发展、服务组织建设作为活动策划与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了“党建红丝带”“爱心加油站”8个活动主题,体现红心领航、凝心聚力、热心解忧、诚心助力、爱心帮扶“五心向党”理念,让群众时时刻刻感觉到党组织的存在。

三、成效反响

1.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不断强化。街道不断扩大“曙光7号”的服务外延,实施社会精细化管理全覆盖,按照“党组织引领,兜底式管理,差异化服务,整体性提升,自发性自治”服务原则,搭建“红心物业”服务平台,对于物业需求较高的小区,引导居民自愿缴纳物业费用,按照阶梯式收费标准,提供点单式物业服务;成立 “3+2”第三方管理监督小组,坚持市场化服务与第三方监管相结合,起到了定纷止争的作用,解决了群众最广泛利益诉求。

2.坚持有效链接,发展合力不断增强。街道主导“社区党委、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协同联动,成为推动“曙光7号”常态化发展的高效队伍,形成了“三社聚力”。面向特殊群体提供特色服务项目;依托引进的关爱老兵志愿者协会,打造曙光街道老兵驿站,服务辖区内的老军人、军烈属;引进佐邻右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益然志愿者协会和竹青志愿联盟等组织致力于服务辖区内的老人、少年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培育成型的“红五星”志愿服务队、夕阳帮办团、七彩缘志愿服务团等常年活跃在辖区内,成为基层公共服务的有力补充。

3.坚持共建共享,区域融合不断深化。街道把“曙光7号”作为党建有形抓手,促进各类组织融合发展。在突出“百善”主题的至善尚街,通过组织“光明大药房”“俞城老妈”等商家提供体质检测、营养配餐等特色项目服务,带动街路引领“科学膳食、健康餐饮”新风尚,促进街路品质提档升级,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在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大型单位汇集的人民大街,成立“爱心联盟”对接站,为辖区企业、商户和居民搭建沟通桥梁,实现爱心直达,推动了党建工作由单打独斗向互联互动转变。

四、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推动“曙光7号”常态化发展,必须强化街道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规范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五共四联”的组织目标体系,完善“前三会后三会”制度;建立区域化党建考核综合评价制度和反馈机制,对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进行积分考核;实施党员星级评定计划,推动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是让基层党组织紧密链接起来的有效措施。

启示之二:推动“曙光7号”常态化发展,必须发挥街道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闭门抓党建向区域性共建转化的薄弱环节,策划具有磁场效应的区域型载体活动,逐一攻克意愿不强、工作不实、组织薄弱、党员涣散四大问题,把“曙光7号”变成各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着实举措和特色载体,是用组织力凝聚思想共识、发挥队伍作用、驱动区域发展协同运转的管用办法。

启示之三:推动“曙光7号”常态化发展,必须创新街道党组织的服务群众理念。与辖区各级党组织签订“共建共享责任书”,压实工作主体责任,推行“轮值主席”工作机制,运用项目化手段整合辖区资源,使“清单式”服务理念向“订单式”服务理念转变,使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从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办事方便快捷、生活幸福温暖,是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