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追记郑德荣同志(中篇):信仰的力量

发布时间: 2018-06-13
来源:先锋网
字体显示【
打印
分享

(中  篇)

   “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郑德荣先生不仅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有高尚的人格风范,先进的育人理念、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67年来,郑德荣先生始终坚守家国情怀,躬耕教书育人第一线,注重培育学生“德”“业”双馨,慈父般地关爱每名学生,默默地传承家风……

  67年来,先后培养硕士生14人,博士生49人,其中已有多人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厅局级领导干部,成为工作中的骨干。曾作为全省唯一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出席全国会议,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曾获国家教委主办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二等奖一次,多次荣获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市师德标兵等称号。

立师德: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这是郑德荣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生中,郑先生无论是自己立身,还是为学生授业,都很看重德,认为德是第一位的,没有好的德行,再大的才也是没用的。

  93年来,郑先生从来没有为自己庆祝过生日,家人和学生要为他庆祝生日,他也拒不接受。但每年的国庆节,他却非常看重。新中国的成立让郑先生感到自豪和光荣,每年十一,他都邀请在长春的学生和家人来家里聚会为祖国庆生。日常生活中,他将自己的“小家”与国家的“大家”深深地融合在了一起,“有国才有家”。

  2015年“九三阅兵”当天,郑先生因病在医院检查,发现电视里播放着阅兵的盛况。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展示祖国先进军事装备、强大军事队伍的画面,激动万分,为国家繁荣昌盛由衷地欢欣鼓舞……

  在招收学生时,先生从来不看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财富,他关注就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否正确,学生的专业功底是否扎实。所以最初入先生师门的学生大都是“贫民子弟”,毕业后,才开始担任单位中的骨干和领导。郑先生的学生刘世华回忆说,“当年和我一同考博的还有一名领导干部,经过一番考察,郑先生直接拒绝招收那名领导干部,招收了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学生。”

  “郑先生培养学生只有两节课,第一节课育德,第二节课育才。”郑先生的第一堂课,被学生们称为“最难忘的一课”。很多学生在上第一节课前都会备齐录音笔、笔和本,准备聆听郑先生精彩的讲义。但先生第一堂课从来不会急于讲授专业知识,而是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他谆谆教导学生,“不仅在业务上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高级人才,更要在政治上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保持高尚的情操。”

  数十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先生都始终坚守教育本真,不忘“初心”,“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一定要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你的立场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立场,你的观点就必须是和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相符合的观点,你的方法必须得是历史学的实证主义方法。”在郑先生的孜孜教导下,他培养的学生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先生的第二堂课不是传统的教授知识,而是通过“读书、思考、讨论、答疑、交流”等开放式的方式,“让学生切实感悟到通过导师的培养能够得到受益和进步”。先生声情并茂、出口成章的知识讲解,洞若观火、鞭辟入里的观点评析,切中肯綮、简明扼要的方法提炼,循循善诱、画龙点睛的智慧启迪,“每次都能让我们在短短的两个学时里掌握特别多的知识信息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原教育部政教司李正文司长曾两次自始至终地亲自听郑德荣教授讲学,课后倍加称赞。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彦奇教授(优秀教学成果鉴定委员会负责人)在听了郑德荣教授的课后认为:“郑德荣教授教学经验丰富、方法灵活、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堪称教师中的佼佼者。”

怀师爱:用心温暖每名学生

  先生对学生的爱是深沉的、暖心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郑先生用心温暖每名学生,慈父般地关爱每名学生,期盼和牵挂着每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恩师在母校那里默默地关注着学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每每得知学子们的一点成就,总是比自己取得的成绩还要高兴,并且兴奋地讲给大家听,生怕人家听不见、听不清、往往要提高几个分贝。”郑先生学生冯连举回忆说,“导师红润的脸颊也会泛起骄傲的神情,没有丝毫掩饰,没有半点避讳,就像父亲看见孩子学会走路那样自豪。”

  早年,郑先生的一名学生李蓉刚来学校报到时已是晚上,住在了一家旅馆里,见过郑先生之后,先生坚持送她回到旅馆,说:“安全些。”不辞劳累,陪着她走了很长一段路。时隔多年了,李蓉说:“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让我很是感动,永生难忘。”

  “成为郑先生的弟子,是我一生的荣幸。”先生的学生匡萃治这样说道。在考博士的前一周,从南方来到长春,人生地不熟,在南关区的一个小旅馆住了下来。考试前两天考虑到旅馆条件实在不利复习、经常有旅客喝酒打架,就试着拨通先生家里的电话,“先生当即联系让我搬进了安全、干净、费用不高的留日预校宿舍,此时此刻,心中特别温暖。”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进入郑先生的师门,实行的是“终身制”的教育。既便毕业了,先生仍密切关注着每名学生的成长。每名学生毕业后,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感觉,即使遇到任何困难和烦恼,都不用害怕,不用心慌,因为有人会给答疑解惑,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指导。“郑先生不仅是导师,更是一盏指路明灯。”

  董世明是先生的弟子,毕业后留校,后来担任学院的领导职位。有一次学校临时通知他要代表教师在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话,没有经验,心里发慌,请教郑先生。“他不仅向我介绍了在这种类型会议上讲话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还讲解了其他类型会议上应该注意的原则问题。”在郑先生的指导下,董世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家风严:“对学生比对我们好”

  郑德荣先生著作等身,但在大家看来,他的德行在才之上。数十年来,郑先生注重从小事小节上约束自我,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多积尺寸之善,筑牢师德之基。

  几次,郑德荣先生婉拒学校给他更换住房。所住之处仍是学校上世纪80年代分配的老房子,不到70平方米,家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和电器,设计也极其简单。先生一生力行勤俭。他的衣服,也总是那几件,高档的衣服也有,但舍不得穿,压箱底儿了。

  先生应邀做讲座,以他的学术地位,本可获得较高的酬劳,先生却说“这些不重要,我不要这个钱,可以把它给贫困的学生们。”他心里想的永远是教书育人、如何为国家和党做更多的贡献……

  1955年,郑德荣先生因公到西安出差,想借此机会看一看大雁塔,就利用周日乘车前往,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张4分钱的车票撕掉。他怕和其他的车票弄混了,报销出现问题。“不能占公家一分一毫的便宜”。

  郑先生曾任学校副校长,但却从未给家人办过一件事,对待子女更是“不近人情”。

  郑先生的二女儿想从当时的九台县医院调到位于长春的东北师大校医院工作。本是同级医院,时任东北师大副校长的郑德荣先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他没办。

  郑先生的三儿媳在一家企业单位做会计工作,期间考取了会计师资格证,当年在吉林省有这个资格证书的人不多。儿媳想调到东北师大来。知道郑先生的脾气秉性,事先没告知先生,郑先生知道后,建议学校“要避嫌,不要让她来”。最后,三儿媳也没来成。

  为人父母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郑先生大重孙子想去师资优良的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园上学。郑先生说:“学校资源有限,我们不能抢占。”在他的坚决反对下,最后,也没入成师大幼儿园。

  郑先生的医保卡可以直接减免医药费,他的儿子想借他的医保卡买点药,被郑先生严辞拒绝,“这样的先例不能破”。

  “走后门”,在先生那里,绝无可能。但为了把优秀的学生留在学校,他会“举贤不避亲”,极力向学院推荐 ,为学生说话。郑先生的女儿说,“你对学生比对我们都好。”

  但是身为先生的子女,还是有些“好处”的。他传承给子女的精神就是:要奋斗,要努力,天道酬勤,只要努力都会有回报。现在,他的大儿子、三儿子、大孙子,在郑先生的影响和带动下,走上了从事党史研究的道路,也得到了自己父亲在学业上的悉心指导。

  对于自己的夫人,郑先生满怀愧疚,他们育有五名子女,先生忙于事业,没有时间料理家务,但他的夫人深明大义,对此很是理解,从未抱怨过,更多的是支持他。数十年来,两人伉俪情深,从未吵过架、拌过嘴、红过脸儿。孩子都长大成人后,先生的夫人免费辅导社区的小学生学习17年,有的家长送些礼物表示感谢,实在推不过的,就把礼物收下捐献给希望小学。

  校长刘益春说:“先生的一生写就了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爱国精神,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师者情怀。先生虽然已经走了,但他将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到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