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邵利: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组织工作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发布时间: 2018-08-06
来源:先锋网
字体显示【
打印
分享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创造性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一路线,是对我们党97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革命性锻造伟大实践的理性升华,科学回答了党的组织路线服务党的政治路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定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价值取向、目标方向、实践指向。组织部门必须以此为“纲”和“本”,一以贯之、全面深入抓好落实,着力推动组织工作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深刻把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方向,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牢牢把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落实“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政治监督和政治考核,强化政治训练和政治体检,推动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老实,确保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必须始终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突出学懂弄通做实,持续推进“大学习、大教育、大培训”,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使党员干部真正筑牢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升品行作风。必须始终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把严格尊崇党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有力抓手,贯穿党组织的日常工作和一切活动,在完善和落实批评和自我批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率风气之先、引风气之良,全力推动政治生态正气充盈。

二、深刻把握组织体系建设这个支撑力量,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健全组织网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统筹行业、城乡、区域党建资源,健全党的基层组织网络,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特别要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变革的新形势,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构建上下协同、条块用力、互联互动、共治共享的党建网络,推动形成“城市大党建”格局。要建立标准体系。围绕落实“新时代吉林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工程”,从健全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要素入手,系统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三年提升行动“1+7”系列文件,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每个党组织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要建强基层骨干。大力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委书记队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切实建立一支懂党建、靠得住、有本事的骨干队伍,真正把抓基层党建的力量做强做实,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党员干部成为群众的“领路人”。

三、深刻把握高素质干部这个决定因素,切实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

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要把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要健全干部工作制度体系。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建立落实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细化完善具体的措施办法,形成一整套好操作、能落实、有成效的制度体系,确保用制度识准人、选对人、用好人。要着力推动干部担当作为。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澄清保护制度,大力培养、选拔和表彰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坚决调整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研究制定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开展新一轮年轻干部调研,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分类培养储备年轻干部,保证数量充足。完善实践培养锻炼机制,让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工作、关键吃劲岗位扎实历练,确保质量优良。对经受实践考验、条件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坚决打破“隐性台阶”,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使年轻干部的热情和能力在最佳时段得到充分施展。

四、深刻把握人才引领发展这个战略定位,切实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

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要在顶层规划设计上下功夫。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制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大力推进招才引智“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推动省市人才政策落地见效,建立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要在强化引育并重上下功夫。聚焦数字长春建设等转型发展需求引才聚才,创新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流动、人才激励、人才吸引机制,强化柔性引才理念,加快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加强培养本地实用人才,激发各方面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在优化服务环境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人才服务能级,结合“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打造适应多层次需求、全方位覆盖、个性化服务的保障体系,大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氛围,吸引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扎根长春、奉献长春。(中共长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邵利)